新浪游戏|新浪VR频道

新闻中心

墨迹天气如何成为新实体经济中的宝贵样本

2019-07-19 09:59 新浪VR

0

  80年代以来,气象在中国的属性一直都是公益服务。但气象与经济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有五分之四的经济活动与之有关,而消费者心理和消费决策等也都同天气有很大关系,在强劲的市场需求之下,商业气象产业的发展应该受到更多重视了,这恰恰是墨迹天气在尝试的转型方向,据了解,墨迹天气的技术研发费用占到总营收的15%,用于机器算法研究助力定制化的气象服务。由此可见,墨迹天气作为气象服务类的独角兽未来可期。

  作为全球天气类服务平台,墨迹天气拥有超过5.6亿用户,可以支持约199个国家,超过20万个城市和地区的生活类天气查询,在中国天气应用活跃用户里,墨迹天气的覆盖率达到69.1%。资料显示,墨迹天气在2016年就开始探索B端商业气象服务和前向收费等商业模式,虽然还称不上硕果累累,但也为气象行业展现出了一个广阔的商业空间。

  由中国气象局主办的《中国气象报》曾于去年12月27日刊文《勇立潮头风云壮——改革开放40年气象现代化建设综述》,其中就提到要“气象部门积极推动服务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推动一批如墨迹天气等气象服务公司快速发展”。墨迹天气是除各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发布之外,普通人能够近距离接触到最多的一个气象服务平台,更重要的是这还是一款运行在移动设备上的气象服务,时刻在线,不受地域、场景、设备的影响,通过手机就能方便获取其服务。

  墨迹天气创始人兼CEO金犁在两会期间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曾表示:墨迹天气是一家通过互联网提供服务的气象服务企业,特点是通过新技术方式将传统服务做成一门生意。的确,移动互联网崛起之后,很多行业受其影响发生变化,但新兴的互联网公司在商业模式上特点鲜明,要么就是另辟蹊径寻找新的商业模式,要么就是在现存传统服务基础上做加持。墨迹天气并不是,这家公司做的是遵循传统服务的规律,利用技术手段使其更有效率,分发给更多人群,这符合国家气象产业政策方向,也是移动互联网行业中难得的不企图越界作业,安守本分的企业。

  墨迹天气首先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便利性,将广义气象服务分发给个人,并借此建立起一大批忠诚的用户群体,在这个基础之上积极探索更细化的市场需求,向个性化和定制化这些服务中的死角和用户痛点发起冲击。这个建设过程与成效,与电视台铺设覆盖全国的信号发射塔,气象局在全国各地建立气象观测站,从意义上来说是一样的,这其实是一种新形式的实体经济模式。

  这种新技术支持的气象服务,在需求端到底有何意义呢?要知道,实体经济中有大量对天气高度依赖的企业,例如涉及到大量户外运作的快递、物流、出行、航空等,他们对个性化气象服务的需求是很大的,据了解,目前包括饿了么,美团等在内的国内大多数的外卖企业都在使用墨迹天气的气象服务,来解决不良天气下后台送达时长预测、骑手调配以及精准补贴的等问题。墨迹天气在个性化和定制化气象服务方面所做的事情,是传统气象服务很难做到的。将人工智能应用到气象服务中,是墨迹天气一直在着力打造的一个基础能力。金犁在两会期间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还特别提到人工智能在气象预测上的重要作用。墨迹天气的技术研发费用占到总营收的15%,其中重要的一项机器算法主要用于“短时预报”,也就是让墨迹天气能够实现精确到分钟级和公里级的天气预报数据的重要技术,这是墨迹天气基于官方数据和实时数据做出来的新的气象产品,也是满足B端用户市场需求,助力其服务实体经济实现商业模式多样化的重要因素。

  纵观行业,像腾讯、百度、京东这样的互联网巨头也在抓住了流量红利之后,用C端市场为B端市场培养客户,通过技术端、数据端等储备的经验和优势为服务B端市场蓄力。

  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实体经济对天气预报服务的依赖性正在与日加强,各种大大小小的个性化和细分需求铺天盖地而来,基于多来源的气候观测数据建立智能化天气预测平台,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智能化能解决很多问题,如快速预测、短时预测、突发情况的预测、预测结果的点对点分发等,这都是同传统天气预报相比得天独厚的优势。

  墨迹天气这种用新技术手段将广义天气预报服务细分化,垂直化,个性化、定制化的企业,其服务的对象是蓬勃发展的实体经济,其本身作为一种实体经济基础服务的提供者,是另一种形式的新实体经济创新模式。